几乎每天都有人跟老王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人将替代司机,尤其是卡车司机。
(资料图)
说出这话的人我们不要骂他们,他们无非就是坐在办公室,不深入一线,不体察民情的PPT做题家。而老王近期在深入地与卡车行业专家、卡车司机实际行业需求、就业大环境等多项数据深入调研时发现。该有危机感的并不是卡车司机,而是资本推动下的一些商业预测把自动驾驶吹捧得太离谱了。老王认为有以下3个主要原因是卡车司机不能被替代的:
理由 1:卡车司机做的不仅仅是开卡车。
从检查车辆和保护货物,到维护车辆和提供相关物流中转服务。许多需求离自动化还差得非常远。例如,目前没有可靠的技术来自动化卡车的装卸,托盘搬运车、叉车,这些都不能自动化,你以为是在立体库里面呢?而目前这项重要工作仍由卡车司机负责。在装卸货物的同时,卡车司机通常还提供现场客户的清点服务。
安全方面,比如检查动平衡、刹车、胎压等等确实可以由传感器执处理。但即使传感器发现了问题,司机也必须修理它。许多卡车运输公司已经实现自动化的更新日志、发票工作,但这不代表可以完全自动化。
理由 2:卡车完全自动化目前还是很扯淡的
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了现行标准,该标准将自动化定义为6 各级别——从 0 级(无自动化)到 5 级(完全自动化)。随着级别的升高,人与车辆的互动量会减少,具体取决于谁/什么控制驾驶功能,例如加速和转向。
虽然吹捧自动驾驶卡车的人到处都是,但这些言论往往将非常受控的 5 级(完全)自动demo作为虎皮,然后去宣传他们的L2技术,这就比较扯淡了,而在自动驾驶商业圈之中,这种羊头狗肉的行为到处可见。
假设L4 级作为基准,(因为L5自动驾驶需要的资源过多)况且L3 也是需人工干预,也并没有真正威胁到司机的实际就业。那么L4的挑战在哪?L4的挑战在于做不到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L3级别左右的自动辅助驾驶,对货车司机的休息时间有一个增益,根据2021年的一份统计,货车司机的休息时间是不足的
2022 年多数报告显示,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可能不会在 2030 年之前发生——这个日期甚至可能过于乐观。虽然 一些AI初创公司已经筹集了数十亿用于开发新技术,但国内国外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仍然对完全将人类驾驶员排除在外的最终价值持怀疑态度。
理由 3:卡车司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
根据2021年《货车司机从业状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货车司机年龄总体偏大,目前货车司机年龄集中在36-45岁之间,占被调查货车司机的48.7%,46岁以上的货车司机占比为25.8%,35岁以下司机为25.5%,其中25岁以下只有1.4%。
所以综上所述,一些不接地气的自动驾驶论者、狂热的AI信息爱好者与背后充斥着资本影子的媒体人,到处在宣扬自动驾驶的会先在货车行业实现时,老王的这篇文章希望可以深深滴打他们的脸,一方面,我希望保证更多大货车司机的就业,至少不被“AI就要来了,你们工资不能涨”的这种话术PUA,而是堂堂正正告诉货车司机朋友,你们还很有用!另一方面,AI或者自动驾驶的路途还很遥远,在画饼的时候乘用车画不了,别以为可以在商用车领域画好,有老王在,你们会被我一期期的文章证明很幼稚。
最后,告诉大家,现阶段,AI或者自动驾驶,就是非常扯淡的命题,谁跟我说这个是未来的时候,你记得要跟我说一个时间刻度,我希望这个时间刻度是2030年以后。过了这个时间,我就认为你没有吹牛,好吧。我是老王,下期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