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看,这麦穗长得多饱满,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6月15日,石家庄市鹿泉区邓庄村外,农户邓文杰看着地里正在收割的小麦笑开了花。他说,自己眼前这片农田,原本是一片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得益于河北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废弃居民点变成了良田。
石家庄市鹿泉区邓庄村旧村拆迁后,已经复垦为良田。
让邓庄村村民备感收获的不仅是这麦田,还有他们的居住环境——村里新建的小区里,文化广场、休闲长廊、健身器材啥都有,不仅交通方便、环境整洁,还有综合服务中心可满足村民家门口就医、党员学习活动等全方位需求。
邓庄村新建成的居民小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河北农村,很多村民外出谋发展,导致大量老旧房屋渐渐变成“危房”,不仅影响村庄容貌,还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邓庄村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一良策,在维护好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大力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城乡增减挂钩工作,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扩大宣传,鹿泉区有关部门派出的工作组也下村入户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解释,通过各种方式让群众对这项政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最终,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还盘活了闲置的资源,最大程度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重共赢。
承担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复垦验收工作的河北省国土整治中心,也在全力加快推进这项工作,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形成“旧账快还、新帐不欠”的良好局面,他们对技术人员提出,要力争做到:突出“快”。验收期间,若逢雨期,坚持大雨看内业,小雨到现场,牺牲节假日时间,加速完成验收工作。要求“实”。每到一处,深入项目现场,运用GPS、手机地图APP等科技手段,定位置、看现场、核面积,做到“跑到、测全、看实”。坚持标准高。严格按照验收技术标准,逐一地块核验,确保复垦验收地块面积足、质量高、地类准,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
据介绍,今年以来,该中心已验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非贫困县项目17个,复垦面积0.65万亩,产生增减挂钩指标0.60万亩,有力推动了项目所在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标签: